我们应该感谢上海人!!!
凡是对上海人有偏见的国人,请放下你们的傲慢,请看一下一个沂蒙山人对上海人的看法,有偏见的国人不仅应该对上海人说一声对不起,而且应该从心底里对上海人说一声感谢!
这些天对上海人的负面消息太多了,我不得不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们都应该感谢上海!!!配图是我刚为华东野战军纪念馆设计制作的手雷,写着“从胜利走向胜利”,纪念新四军到沂蒙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借此预祝上海从胜利走向胜利!也是希望用手雷炸掉一切对上海人的偏见。
我是生长,学习,工作一直在上海的沂蒙山人,我喜欢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给了我自信,我喜欢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给了我海阔凭鱼跃的思维方式。
因为生长在上海的沂蒙山人,最有对上海人评价的资格!!!
我发现上海人太低调了,从来就不大张旗鼓的宣传上海对全国的贡献,所以对上海有偏见的人就指责上海小气,自私!
我们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捋一下中国的情况,那时全国各省市好比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那时的上海早就是闻名于世的“魔都”了,魔都是出自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于1924年写的的畅销小说《魔都》,此后魔都一词被许多人用来形容上海那错综迷离的世相以及现代化的城市。当时的上海之所以被称作"魔都",是由于它具有世界其它城市所没有的"魔性",而产生这种"魔性"的根源,则在于因租界的设立而形成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于上海的局面。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即租界和县城)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结果,使上海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兼容"的海纳百川的都市,由此产生了种种奇特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魔都"一词来笼统地概括。那时的上海号称远东巴黎,各方面都和纽约,伦敦,巴黎齐名。
因此刚解放的上海,不论哪个方面几乎都是全国第一,所以上海每年将90%的GDP上交给中央政府,从上海抽调各界精英:大学,医院,工厂等去全国各地建新大学,医院和工厂,指导各地生产和建设。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从上海去内地建设的上海人,他们放弃了优越的上海生活条件,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交给了当地建设,甚至带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不少人都是退休才能回到上海,有的家长只能鼓励自己的孩子通过考入上海的大学,再重新获得上海户口。江浙沪融为一体,是因为地理位置,江苏和浙江许多乡镇企业都是上海企业的加工厂,首先获得上海的信息和技术,所以江苏和浙江发展的最快。
我小时候居住的一栋楼一共才20户人家,就有三户人去支援四川和安徽内地建设,他们直到退休才回到上海的家,每年只能回上海探一次亲,和自己的妻子以及儿女团聚一次。这比例超过15%!!!这个比例除了上海,没有第二个城市有那么多人放弃优越的生活,去最艰苦,最落后的地方去,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上海精神!!!
想当年江泽民担任市委书记,做车逛北京时,指着这个建筑就说着是上海人的钱建的,指着那个建筑说是那也是上海人出钱建的。因为上海一直交税支援全国建设,停止了自己建设,上海慢慢的落后于纽约,伦敦,,东京,甚至香港!最后中央发现不发展上海,会影响中国发展,所以上海才与1990年4月18日开始开发浦东。上海一发展,立马重回世界巅峰地位,这就是上海!
上海对外援助每年都在做,只是低调没有对外宣传,感觉这是上海应该做的。假如上海少交税,那上海早就可以超越东京。
上海人不排外,山东人到上海有几波,解放前有一波。第二波是1949年后参与解放上海后管理上海的南下干部以及部队转业干部。因为解放上海的部队是来自山东的20军,26军和27军。浦东第一任领导是山东人,思念山东,把浦东地名都改成山东地名,有临沂新村,临沂公园,还有俺们沂南路,在浦东就感觉是在山东啊。
我父亲是解放上海的26军,后来参加抗美援朝包括长津湖战役,1956年专业到上海。父亲从小没有条件读书,名副其实的大老粗。可是我父亲有各阶层的上海朋友,父亲有一段时间在上海医学院工作,居然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教授们成为好朋友。上海朋友都喜欢称呼我父亲是老山东,那是对山东人的昵称。十几年前退休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张教授还到我爸家里来,住在我父亲家里,我陪同他们去崇明岛去玩。张教授告诉我,抗战时期,没有菜吃,就把小石头泡在盐水里,舔一下石头盐味,吃一口饭。出国到美国的上海医学院教授还特地从美国打电话问候我父亲。父亲特别自豪的是他能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教授们成为朋友,为此父亲告诉我,要真心对待任何人,才能交朋友。上海人都能和大老粗交朋友,足以说明不排外。
第三波是上海对点扶贫沂蒙山,那是30年前左右,上海吸纳了一批沂蒙山青年人到上海的国企工作几年,这样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开拓的他们的视野。那时我叔叔家的儿子到我父亲所在的上海第五钢铁厂工作,我妈家村里的孩子到上海建筑集团工作。我妈村里的孩子后来在上海开了一家外墙涂装公司,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在上海工作。我爸楼下一位山东人也是那个年代来上海卖海鲜,买了房子,孩子也在上海读书,后来工作。我爸小区还有一位开锁大王,也是那个年代留在上海,专门从事配锁开锁业务,最后在上海都买了房子。所以上海不排外,在上海只要肯吃苦,不坑人,就能活的不错。
只是那些坑上海市民的人,口碑做坏了,就没法生存了。
至于这次疫情,外地人没有饭吃。这不能都怪上海政府问题,我举个案例,我妈妈告诉我,到我妈家做钟点工的小李(济宁人),他们是三个家庭合租三房一厅,七口人,在上海分发物质只能算一户,因为政府不可能按照每户里面住了多少人去配给食物,这时间也不允许。我妈也算一户分配食物,所以我妈有吃,群租的小李他们就不够吃,饿。在上海实际上是不允许群租的,这种饿不能责怪上海政府不管外地人。没有居住地的外地人,政府没法统计发食物。所以上海就计划将没有居住地的愿意回到本地的外地人,发放资金,资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前几天我们临沂老师就问我,上海为啥把三十多万临沂人赶回临沂,这不是放毒吗?我告诉她,这是为他们好,这段时间他们没法卖菜,无法维持生计,还不如暂时回到家乡更好。临沂老师理解了。所以很多负面现象都是误解!至于上海母女俩带毒投毒杭州,我们都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上海人,只是在上海的外地人。现在报到都是上海人,这样就坏了上海人的形象。上海人最守规矩,所以上海本地人得病的比例低于在上海的外地人。我妈,我姐一家以及他们家族,我妹一家以及他们家族,我儿子,我妻子的家族都没有得病,我熟悉的上海朋友也没有得病。
下面是出版社出版的:
《上海支援全国(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分上、下两卷。辽宁篇
吉林篇
黑龙江篇
福建篇
广西篇
贵州篇
云南篇
陕西篇
甘肃篇
1952年上海支援丹东日用化学工业情况
赵明新从上海到一汽
建国初期上海对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支援
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身一汽建设
岁月随想——从上海到哈尔滨的无悔青春
我的电机设计生涯
上海的支援与福建工业的艰难起步
奠定三明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基础——忆上海三星糖果厂迁入三明
三明纺织厂的迁厂及建设
三明印染厂迁建过程回眸
芳华越剧团支援福建的前前后后
关于三线建设的一段回忆
投身三线建设的日子——从上海到遵义长征基地的回忆
难忘的岁月
耕耘在云南
交大西迁断忆
告别大上海建设大西北——回忆1956年上海纺织技工支援大西北建设
在大西北书写青春华章——老上海银行员工支援大西北55周年回放
历史将写下他们的功绩
金城艺苑添新枝
河滨异乡净水人
《上海支援全国(下卷)》目录:
档案文献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从国营工厂及私营工厂抽调一批技术干部和技工去中央重工业部的通知(1952年4月24日)
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2000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1952年11月15日)
中共上海市委对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办事处关于从上海私营机电厂抽调机器及电机技术人员动员计划的批示(1953年1月9日)
华东国营纺织工业委员会关于抽调技工至中央纺织工业部的报告(1953年1月13日)
马纯古关于一年来动员去外埠参加工作的职工情况及今后处理意见的报告(1954年3月16日)
第一汽车制造厂上海工作组关于接收上海市五金技术工人工作综合报告(1954年4月1日)
东北局组织部财经部拟以赵明新任汽车厂党委书记的意见(1954年4月26日)
中共上海市委同意劳动局党组关于动员本市五金技术工人支援外地重点建设工作方案的意见(1954年5月3日)
……
《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在考察解放后“全国支援上海”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以“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档案、报纸、口述史料等各种资料的相互印证,对解放后不同时期上海支援全国进行建设的历史史实做出实证性的梳理和研究,力争在完整梳理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发展过程的同时,探讨特定历史情境下新生人民政权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着眼全局,引导各地区统一、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从中得出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尤其是有关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有益启示。 [1]
导言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7年)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上海文化艺术资源内迁——以戏剧界支援全国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年)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例
本章小结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