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秋季开学,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正式“上线”。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改革了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的艺术课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学生可以选择两项或以上学习。今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最新修改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情况做了说明。
在本次的修订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几项围绕艺术课程的改革,在国家、教育部的全面支持下,我们必然会看到素质教育的提升,学生将迎来艺术教育的春天。以下为修订重点内容。本次修订优化了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艺术类课程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整体的课程设置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且课程时长要达到九年课时总比例的9%-11%;而对于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里是这样要求的:分学段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至七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在学生一至二年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演唱、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对音乐有基本的兴趣和了解;三至五年级,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艺术表演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学生个性,并且要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六至七年级,在艺术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加强对音乐的感知,并通过对中国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八至九年级,通过多年的音乐学习,让学生能良好地把握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拥有能创编音乐短作品的能力,对生活中、社会上的音乐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对于课程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提了要求,同样是以音乐课程为例,大致分为四类: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其中共涵盖了14项学习内容,包括音乐知识的教学、音乐技能的培养,并让学生学习自主创作一些音乐作品,最后,还涉及了音乐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课程标准》中针对不同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以六年级为例,这一阶段学生“听赏与评述”的学业要求中,指出学生要听辨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并从专业角度分析原因,能分辨不同的演唱声部、不同乐器的音色,能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比如节拍、不同大小调,还要区分出不同类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等等;“双减”实质是对美育教育的“双增”
同时,在“双减”政策落地以后,课后服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能通过课后服务,参与不同的活动、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在《课程方案》中明确,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艺术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在教学质量评价中,除了音乐鉴赏、参加艺术类演出以外,有一项要求被单独提了出来:要熟悉乐谱,能视唱。从学生的一年级开始,这项要求就放在了学业质量描述当中。从第一学段的“认识简单节奏谱和常用音乐符号,模唱简单旋律”,到第四学段的“熟悉常见的音乐符号和术语,识谱、记谱比较流畅和准确”,可见视唱对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在《课程方案》中还提出,把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业评价。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对此做出了说明:艺术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作出全面的、全方位的评价;今年作为美育进中考的关键一年,《课程标准》中再次强调了学业水平测试要多方面综合考查,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相结合,避免以单一的分数衡量学生的水平,让艺术变为学科类考试;'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除此以外,学校尽量做到为艺术课程的多样化实施提供基础,比如配备相关的教学设备(乐器等),或者是提供专业的艺术课程教室,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艺术展演、作品展示等专门的场所,改善学校内的艺术环境;《课程标准》中提出,为了能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艺术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艺术教研员的培训制度,汇集学科专家,帮助教师们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课程标准》中不止一次强调,要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让艺术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耳濡目染,让学生们由此提高自身素质。这才是设立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艺术教育越发受到重视的现在,我们想要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离不开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多方努力。相信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后,学生们能接受到更加专业的艺术教育,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和艺术素养,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书写崭新的篇章。如果您也认为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就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并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吧!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说您对现在艺术教育的看法。————好课推荐————
《孩子们听得懂的音乐家的故事》
要去了解音乐家的生平,才能表达出作曲家作品中的情感。这套《孩子们听得懂的音乐家的故事》,帮助孩子穿越回了几百年前,和音乐家们对话,让音乐家的形象栩栩如生,快来让孩子和他们交朋友吧!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戳下方名片👇👇👇关注少儿音乐教育
加入50万琴童家长&音乐老师学习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