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首页

  • 分类

    分类

  • 以本土音,唯此埙声


    以本土音,唯此埙声

    --纪念曹正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陈秉义

     

    今年是曹正教授诞辰100周年。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曹正绝对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他不仅把古筝搬进了中国的高等音乐学府,使之成为高等专业院校一个专业,在古埙之作与传承方面,其贡献也应载入史册。

    曹正教授原是我们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古筝教师,1964年组建中国音乐学院时被抽调到北京。曹正教授对沈阳音乐学院的感情很深,和沈阳音乐学院的老师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也经常回沈阳。

    我是因夫人杨娜妮而有幸见到曹正教授。杨娜妮1978年至1979年受学校指派,到北京曹正教授门下学习古筝。据杨娜妮讲,她每次去先生家里上课时,先生都让她们帮助他攉泥。先生还自制了一个用蜂窝煤烧制的小窑,放在阳台上。曹正教授所作的埙都是用这个小窑烧制的。

    19835月,沈阳音乐学院举办建院45周年校庆。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延安鲁艺和东北鲁艺。曹正教授作为资深的校友被邀请回校参加校庆。校庆期间,有许多延安鲁艺、东北鲁艺的校友都回来了,曹正教授非常忙。我记得有一天,曹正教授对我们几个(徐世隆、孔庆山、我和杨娜妮)说,我除了教授古筝外,一直在研制埙,这是中国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这些年,我只要外出,每到一个地方,都教授几位那个地方的音乐家学习制作埙,目的就是不让这件乐器失传。沈阳我就教你们几个吧!

    我当时非常激动,因为我在教中国音乐史的远古时期,埙是必须要讲的内容。但是在此之前,我只能拿着一幅浙江河姆渡出土的一音孔埙图片告诉学生,早在6700-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这件乐器。我虽然这样告诉学生,但是我从没摸过埙,因此课堂显得干干巴巴。这回曹正老师要教我们做埙,能不激动吗?!

    我们和曹正老师到沈阳郊区挖了一些黄胶泥,回来后从攉泥到捏制、开孔,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了解了整个作埙的过程。曹正老师说,这个过程你们知道了,关键在于坚持做。我从我们学院老校友那早就得知,做埙是曹正老师几乎每天必做的事,他家的窗台上摆满了他作的各种埙。

    此后,作埙就成为我业余生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学会制作到现在,我从未间断过。我因做埙和曹正老师有了经常的联系。记得1990年,因杨娜妮要出版《杨娜妮古筝教程》录像带,邀请曹正老师为之作开场白,我和摄像师到北京曹正老师家中拍摄时,顺便把我做的仿商代兽纹埙也带到北京,作为作业向曹正老师汇报。曹正老师很激动,手拿着我做的兽纹埙对我说,我教的学生中,你坚持的很好。这次去北京,曹正老师还和我谈起了成立中国埙学会的事,并希望我能积极参与。这次去北京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曹正老师赐给我2枚他制作的埙:一枚是9孔梨形埙,一枚是倒吹狗头埙。这两枚埙成为我永久纪念。

    图47图48-1

    曹正老师赠送给我的两枚埙

    曹正老师19201231日出生在辽宁新民大明屯。从30年代后期便开始了对清代宫廷雅埙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是中国第一个把古筝引入高等学校的奠基人。据曹正先生回忆,“1935年冬,(娄)树华参加了‘中国音乐旅行团’赴欧洲的旅行演出,……(其中有)陶埙演奏家梁希庆(天坛公园道士)”[1],这恐怕是曹正先生最早知道埙的记载。先生当年15岁。郭林的《曹正的艺术成就》中有如下记载:“1941年至1944年在昌黎田小学任教并开始做埙”。曹正先生还回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他曾在徐州成立了音乐社团一“熏风筝社”,他曾和熏风筝社中的两位社员曾共同研制过埙。之后不久,曹正就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了。熏风筝社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却又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继上海大同乐会后又一个与埙有关的音乐社团,曹正教授埙的制作和传播从此开始,是曹正教授振兴中国陶埙的一个里程碑,值得一记。

    这个期间,曹正先生还在昌黎把清代宫廷雅乐的6孔埙增加了一个孔,变成7孔埙。清代雅埙大多是1个吹孔,6个按音孔—即前4后2, 6个按音孔的孔径一样大小。曹正先生并没有满足于7孔埙,他又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把他在四十年代改革的7孔埙改为9孔。也就是在埙的前面加开了3个按音孔,即前7后2,这样埙的音域由原来的一个八度扩展到9-11度,和一个正常人嗓音音域差不多。曹正先生的9孔埙打破了雅埙原有的音孔一致的状况,在音孔排列上也按人的手型排列,用先生的话讲,叫“一捧埙”。1983年曹正先生在教授我们制埙时总讲制埙要制成“一捧埙”,所谓“一捧埙”是按照人的手型把埙捧着吹,这样,既符合人体的生理,又能使埙在演奏中不容易滑落。

    曹正先生此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是他使大同乐会后埙的研制得以延续;二是他把陶埙的音域拓宽,扩大了埙的表现力,成为后来的音乐家们采用各种方法开拓埙音域之先河。曹正先生也没有停留在9孔上,1990年我到先生家时,先生赠送给我的埙已增至10孔。关于这一点,徐宁撰文《古筝大师曹正先生与埙》中有如下记载:“60年代末曹正研制成功体积略大的九孔陶埙,其内部结构合理,外型美观典雅,音域宽,音量大,演奏效果好。九孔陶埙已经研制成功便传入美国”[2],“他不但传承了物件,更为重要的是他传承了一种将要丢失的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的精神”。[3]

    此外,曹正先生还对壶埙、木埙进行了试制。我们从先生绘制的壶埙图上就能够看出先生治学的严谨和其改革创新的精神。

    DSC00255

    图2-5曹正关于制埙的手稿[4]

    从七十年代年代末,曹正开始将制埙技术传授给学生,先生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他曾说,这一国宝不能失传。他到处讲学,并在全国各地免费教授了许多学生。据先生介绍,国内很多著名的埙研制者和演奏家他都曾教过。在中国古筝界,曹正教授治学严谨是人所皆知的,他对埙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也进行了学术性的探讨和研究,他发表了《埙和埙的制作工艺》《壶埙》等文章,是20世纪国内最早研究埙的文章。

    曹正先生还把自己做的埙赠送给国内研究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民族传统音乐的实物,他烧制的埙先后传入美国、意大利、英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还参加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会”。他的埙被日本大阪音乐大学附属博物馆收藏,博物志上写着:中国乐器。制作者曹正。

    “1979年7月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应邀前往英国参加‘达拉姆东方音乐节’。……在接待英、美的专家、学者的座谈会上,有民族乐团的团员中国竹笛演奏家王明君即性表演了埙独奏,引起了与会者对中国这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老吹奏乐器发生极大的兴趣。会后,有方堃团长向‘达拉姆音乐节’的主持者赠送了曹正先生手制的一枚埙。它是近代国际文化交流史上,一件重要的物证。这一枚中国埙被收藏在达拉姆大学博物馆里”[5]

    至此,曹正先生研制埙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还撰写了有关埙的学术论文《埙和埙的制作工艺》、《埙和埙的制作工艺·续》[6]等论文。对埙的历史、制作及埙的艺术价值等进行了论述,是现代有关埙的重要论述。不仅如此,曹正先生还向主管音乐学院有关领导提出了《申请建设仿制陶埙车间的报告》可以看出先生把传承、发展埙音乐文化为己任而不余遗力。

    1990年,我到北京定阜大街10号曹正先生的寓看望先生时,看到先生正在翻译《棠湖埙谱》,可惜到先生逝世也没有见到这本书出版,据说,曹正先生还有好几本遗作没有出版,其中就有《陶埙演奏法》一书,是中国陶埙史的一大遗憾。

    DSC00256

    图2-6曹正先生在访问美国期间为外国友人吹奏埙[7]

    此外,曹正老师还教授了王其书、曹建国、陆金山、李大中、薛淳、孔庆山、徐世隆、陈秉义等学生。他们在古埙制作、演奏、传承和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8年11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埙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并举行了学术研讨和“埙风悠长”-埙专场音乐会。在学术研讨中,笔者得知,中国当代的制埙活动,几乎都是在曹正教授的传授和影响下进行的。最早的王其书教授已经八十高龄。用笔者的话来说,这次埙会是曹正先生所教制埙学生的一次大聚会。大家在曹正先生的教诲下,制埙、研制埙、传承埙多年,从未谋面,这次借中国埙会的成立在北京聚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王其书教授已经制埙40年,他于1978年就向曹正先生学习制埙,所研创的双腔葫芦埙音域达到两个八度,扩大的埙的表现力。在曹正先生的倡导和教授下,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制作陶埙的专家,这些专家有的在埙的形制上进行改革,有的在埙的音量、音色等方面进行探索,也有的专家在埙的音域上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和探索,使陶埙这一中华国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从笔者所接触的与埙有关的活动和人来看,20世纪后半叶,曹正老师对中国埙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可惜笔者在沈阳,而老师在北京,没有条件接触和了解更多的记载和情况。下面仅就笔者所掌握和能查找到的材料,列一个极简的年谱,虽然简单,我们也能看出,曹正老师对中国埙事业所倾注的心血和所处的贡献。

    曹正重要埙事活动年表[8]

    公元年

    埙事活动

    备注

    1920

    出生在辽宁新民县大民屯


    1935

    曹正在其1990年撰写的《娄树华传》中介绍了“1935年冬,……中国音乐旅行团赴欧洲旅行一演出,……(团员中有)埙演奏家梁庆希”,这可能是曹正最早知道埙这件乐器的记载。


    1941

    在河北昌黎田小学任教并开始做埙

    郭林《曹正的艺术成就》

    1948

    在徐州与范乐天等人成立熏风社

    曹正回忆录

    1948-

    1978

    听沈阳音乐学院与曹正老师共过事的老师讲,曹正除教授古筝外,一直在做埙。笔者的夫人杨娜妮于178-1979赴北京向曹正老师学习古筝,二年间,每次去上课后的课余时间,还帮先生揉卓讯的陶泥。可见先生做埙一直没有停止过。


    1979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赴英国参加“达拉姆东方音乐节”,团员王明君演奏了埙方堃团长向音乐节赠送了曹正手制的埙一枚。


    1982

    7-9月,在《乐器》第4、第5期上发表《埙和埙的制作工艺》《埙和埙的制作工艺·续》;

    12月,绘制并撰写了“木埙结构形式参考图说明”(是木制壶埙)


    1983

    2月5日,《北京日报》报道了“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曹正从30年代就开始研究埙。他翻阅大量史料,进行认真地考证,不仅研究了埙的演变过程,还亲自捏自烧这种乐器,使这种古老的乐器获得新生”。……该报告透露曹正在此之前,所做埙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英、意、日、德、马来西亚等国;赠送给加拿大的埙就有5枚。

    6月,回母校沈阳音乐学院参加45周年校庆,教授徐世隆、孔庆山、陈秉义和杨娜妮四人制作陶埙;

    9月,向中国音乐学院有关领导提交了“申请建设仿制陶埙车间的报告”;

    10月,编撰《陶埙音阶练习》曲集;

    本年中,曹正还撰写了一份《科研项目开题报告》,内容是关于研制陶埙的课题,并有详细的设想及工作流程(具体时间不详);

    本年度,曹正到美国马里兰、哈佛等十多个城市讲学,历时三个月;

     


    1998

    4月13日3时10分,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曹正教授1994年2月15日给笔者的亲笔信

    曹正先生关于制埙的信1曹正先生关于制埙的信2

    图 1994年曹正教授写给笔者的亲笔信

     

    从1983年学会做成第一枚埙到今年已有37年,学习制埙成了笔者业余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37年来,究竟制作了多少埙,难以统计。我制的埙被学院当做礼物送给来学院访问的国内、国际友人。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俄国;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此外,笔者还曾在2002和2009年分别去美国的12所大学访问、讲学时,给美国的学生和老师们讲中国埙的历史和艺术。最难以忘记的是2002年10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讲学是在他们欢迎我们一行的宴会上。这次访问中,笔者还把《古埙艺术》赠送给了哈佛大学音乐学院图书馆、芝加哥西北大学图书馆、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图书馆、俄亥俄州首府大学图书馆、爱荷华州蔻大学图书馆等11所大学的图书馆。2009年到美国克利夫兰kase大学讲学时也赠送给了该大学音乐系。

    图219

    图笔者在哈佛大学音乐学院图书馆赠送《古埙艺术》一书

    还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0年,中国音乐史学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西山太舟坞农场召开学术年会。那里是农村,交通不方便,每天开会之余大家可以在一起聊些与会议无关的话题。记得是西安音乐学院的王誉生老师和我的好朋友一天津音乐学院的靳学东(现任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胜利油田教育学院的杨和平(现在浙江师大任教)一起说起制埙之事,大家突然萌发用西山的土来制埙。于是上山采集了一些黄胶泥,也没有筛选,就用水攉了捏制埙。由于没带工具,我们就用树枝扎孔。大家还开玩笑说,古人不就是这样制埙的吗!王誉生老师还把这枚埙带回来西安,用于教学中。我当时跟王老师说西安已经有很多人在制埙,并在旅游点上出售,用他们的不是更好?!。但是王老师说,这枚埙不仅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制出来的,而且是我们学术会议上的一个“成果”,用到教学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从1990年开始,笔者先后把自己制作的埙赠送给国内各音乐学院和师范大学教中国音乐史的教师,让他们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课堂里用埙的实物来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其课堂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关于这一点,屠式璠先生曾经在其所撰写的文章中有过褒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也曾萌生了想要向曹老师那样,把制作埙的工艺教给学生的想法。这不仅能使中国古代的一门制作工艺流传下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手来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中感悟古人创作这件乐器是的心理感受。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让他们亲手来制埙,去体会古人在创造这件乐器时的心理,感受成功后的喜悦。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就在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课堂上教学生捏制陶埙;没有工作间,就在我办公室的茶几上捏制,学生们都很高兴,一是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二是在几个小时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成品”。从2015年开始,我在为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一课中教研究生制埙,每次约40人。从此开始,每届学生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课我都教学生制埙。每次在制埙的课要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一枚大小不同的埙来,这时课堂里传出的高低不同的埙声,吸引了不少刚刚下课的同学,同学们认为这是一堂很有纪念意义的课。每个同学手里拿着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爱不释手,用有的同学的话来说,“很有成就感”。虽然在没有任何设备、场地的情况下来教学生制埙,笔者认为,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条件来感受史前人类在创造“物”是的心理,未尝不是一种最佳的做法。笔者希望每届学生中只要能有一两名学生坚持做,并在将来传授给他们的学生,我的付出就值得。

    2017年参加在温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音乐史学史学术研讨会期间,笔者就和赵玉卿院长约定2018年到这里来为学生讲一次中国埙,并教学生捏制陶埙。这也是笔者多年来一个愿望,到中国第一枚陶埙出现的浙江省教学生制作陶埙,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2018年6月,笔者如期到温大音乐学院为学生讲座并带领学生当场捏制了陶埙,课堂效果很好,学生也很高兴。

    4a5d0ba9a96a2abfb55a1a7a68608346d61724eb1fdc42d6b88d4e2c048868

    图 2018年6月赴温州大学给研究生讲埙、教研究生做埙

    2018年10月,笔者又到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学生讲埙,教学生制埙,所使用的是捏制方法,学生在两个多小时几乎都捏制了一枚埙,尽管这些埙做得七扭八歪,但这些埙都能吹响。笔者和学生开玩笑说,这些埙很像出土的史前埙,学生们都很兴奋,那种获得感让他们激动不已,据学生说,那天的制埙微信、图片和小视频刷爆了他们的朋友圈。

     

    df481cae53a19641afb9b9237183ca77

    图 笔者在华南师大音乐学院讲埙制埙后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的合影

    今年是曹正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现在的中国,埙的普及程度,人们对埙的热爱程度、埙乐器的发展程度都是上个世纪末无法想象的。埙已走进现代人的音乐生活,埙的音色为人们所喜欢,埙也以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传到世界,受到欢迎,这些都是曹正老师所期盼的。中国埙在发展,中国埙,后继有人!

    诗云:吹土为声,乐贵和心。德音之音,婉娈于埙。曹正教授的名字和中国古埙将与世共存!



    [1] 林玲编篡《曹正古筝艺术年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

    [2] 引自www.qinqishuhua.org

    [3] 引文同上

    [4] 林玲编篡《曹正古筝艺术年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

    [5] 林玲编篡《曹正古筝艺术年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第1

    [6] 刊登在《乐器》杂志1982年第4、第五期上。

    [7] 引自林玲编篡《曹正古筝艺术年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第1 版,257页。

    [8] 本年表主要内容根据林玲《曹正古筝艺术年谱》和我的记忆整理


    侧栏导航
    使用手机扫一扫直接访问 ×